POM原料的应用
可代替大部分有色金属、汽车、机床、仪表内件、轴承、紧固件、齿轮、弹、管道、运输带配件、电水煲、泵壳、沥水器、水龙头等.
工艺特点:
(1)POM加工前可不用干燥,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预热(80℃左右),对产品尺寸的稳定性有好处.
(2) POM的加工温度很窄(0~215℃),在炮筒内停留时间稍长或温度**过220℃时就会分解,产生刺激性强的甲醛气体.
(3) POM料注塑时保压压力要较大(与注射压力相近),以减少压力降.螺杆转速不能过高,残量要少;
(4) POM产品收缩率较大,易产生缩水或变形.POM比热大,餐具**塑胶原料,模温高(80~100℃),喷嘴塑胶原料,产品脱模时很烫,需防止手指.
(5) POM宜在“中压、中速、低料温、较高模温”的条件下成型加工,管材塑胶原料,精密制品成型时需用控制模温
(6)具高机械强度和刚性
(7)的疲劳强度
(8)环境抵抗性、耐性佳
(9)耐反覆冲击性强,良好的电气性质,复原性良好,具自已润滑性、耐磨性良好,尺寸安定性优.
tpv塑胶原料在哪些行业应用会更多?
随着科技的发展,改性塑料和TPV产品凭借优良的特性,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,对其他材料的替代范围越来越大,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、家电、电子电气、轨道交通、建筑工程、卫生等领域,而且TPV材料在高速列车制造和航空、航天等新兴领域应用也开始崭露头角。同时由于改性塑料和TPV能够一次成型复杂零件,使多个零件一体化,减少数量,减轻重量,同时也能够具有较强的结构支撑,在汽车、家电等产品应用中,韶关塑胶原料,逐渐从传统的装饰件向结构件方向发展,应用比重将不断增加。
PVC原料是什么
pvc早在1835年被法国的科学家(Henri Victor Regnault)发现。随后在1872年德国的另一位科学家(Eugen Baumann)也发现了这种新的材料。在当时pvc材料为白色的固体,较具易碎性,并没有实际的应用性。在20世纪初俄国化学家(Ivan Ostromislensky)和Fritz Klatte 等一批化学人士都曾尝试改变pvc的易碎性,使其成为商业产品但是都已失败而告终。
直到在1926年美国的Waldo Semon(B.F. Goodrich公司)的合成了PVC并在美国申请了**,他通过合成多种添加剂解决了pvc的易碎性,增加了pvc材料产品的拓展性,使其具备了产品商业化的基础。1931年德国开始用乳液方法开始生产pvc,1941年美国开始用漂浮法生产pvc,由此pvc材料相关产品开始大量应用于生产生活应用。随着科技的的不断发展,当下pvc生产合成已经被本体合成法取代,使其效率更高,成本也大大的降低。